變壓器三相四線制和三相五線制有哪些區別?
電網是電力工業發展的基本形式,是由發、輸、變、配、用電等各個環節組成的統一整體。由于發電機把機械能轉化為三相交流正弦波電能,為了減少傳輸線上電能的損失,需要升壓變壓器升壓,然后用高壓傳輸,經多次降壓輸送到10kV用戶終端。該工藝采用三相交流線路進行電能輸送。對三相四線制和三相五線制的低壓系統而言,電力系統規定交流1000V及以下的電壓等級為低壓。
引文作者:上海蓋能電氣市場部(專注干式變壓器30年)電話:189 1886 3098(微信同號)
對10/0.4kV用戶終端變配電所而言,指的是從變壓器二次側向用電負荷的低壓配電系統。GB50052-2009《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》第7.0.1條“帶電導線系統的型式、單相二線制、兩相三線制、三相三線制及三相四線制。低電壓配電網的類型,可以采用TN系統、TT系統、IT系統等。三相四線制,三相是指A相、B相和C相三個相線,由三相變壓器二次側接引,三相變壓器二次側接的A、B相和C相三個相線和一個中性線,10kV配電變壓器采用Dyn11聯結組別的變壓器,變壓器二次側為星形接法,考慮到有單相負荷,從其中性點引出一個線為中性線,三相線和C相三個相線。
三相四線比三相三線多一根電源中性線,三相三線只有一個電壓為380伏的電源,三相四線可以提供380伏電壓和220伏電壓的電源。
三相五線制是我國電氣技術中的一個錯誤名詞,根據GB50052-2009第7.0.1條將低壓配電系統劃分為兩類,一類是按照配電系統中的相數和帶電導體數進行的分類,即根據配電系統中的帶電導體數和帶電導體數進行分類。有人認為三相五線制要比三相四線制多一個,三相線加一中線再加上一根PE線,所以稱之為三相五線制。PE線是為保護人體安全而建立的保護接地導體,通常情況下PE線是不帶電的。王厚余先生,我國電氣設計泰斗,在他的著作《建筑電氣裝置500個問題》中寫到:“所謂帶電導體是在正常工作時通過負載電流的相線和中性線,而非無負載電流的PE線?!溉辔寰€制」是指接地系與導體系兩個獨立系統之間不相關的錯誤名詞,在制定電氣規范和設計文件時,注意避免采用。
低壓配電系統中接地型式的介紹
低壓配電系統接地系統可分為TN、TT、IT三大系統。電源中點與大地之間的關系,T表示電源中性點直接連接到大地,I代表電源與大地隔離,或電源中性點通過高阻抗連接大地。電設備暴露導電部與大地之間的關系,T表示設備暴露的導電部直接與大地相連,這一地與電源的地面是相互獨立的,N表示設備外露導電部通過與電源之間的關系。
TN系統又可分為TN-C、TN-S和TN-C-S三類。TN-C系統意味著N線和PE線在整個系統中是統一的。TN-S系統指N線和PE線在整個系統中是分開的。TN-C-S系統是指在整個系統中,線路中的N線和PE線是一體的。
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三相四線制是低壓配電系統中按帶電導體系統分類的一種。三相四線制帶電導體系統的接地系統可同時采用TN-C、TN-C-S、TN-C-S、TT等多種系統。TN-S、TN-C-S、TT系統以及TT系統中的5個終端導線,都可以稱之為“三相五線制”,那么,它們之間的區別是怎樣的?因此三相五線制是一個錯誤名詞,即接地系統與導體系統之間相互獨立,在制定電氣規范和設計文件時應注意避免采用三相五線制。